featured-image

39 Richard Strauss Violin Sonata

About

  • 嘉宾 汪尘微

作曲家简介

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德语: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写圆舞曲著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完全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施特劳斯(R. Strauss)称呼,以与该家族的众多成员相区分。

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法国号演奏家弗朗茨·施特劳斯,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教导,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的教导非常注重古典主义,但理查·施特劳斯本身的音乐最后却成为后期浪漫派,以及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识为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晚期的作品开始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等。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指挥偏好都表现出他对于德意志古典音乐传统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深受莫扎特和瓦格纳等人的影响(后者几乎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极高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曲目简析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18,当时作曲家仅20岁,属于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在这之后他创作的《唐璜》使他一举成名,从此转向了交响诗和歌剧的创作。因此这部小提琴奏鸣曲虽然是早期作品,却是他一生中所作的最后一部室内乐作品,也是作曲家青年时代的一部总结之作,其中运用了纯熟的创作手法,仿佛还能窥见多位作曲家的影子,比如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等。

在去年的提钢音乐会上,我们演奏了第一乐章。尽管这只是作品的三分之一,但其所需要的演奏技巧与体力已经非常惊人。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明显,但其中内容极其丰富,作曲家也对其结构进行了微小地扩充。主要可将呈示部反复出现的音乐素材分类为以下四个主题:

  • 第一主题,三连音加附点的动机充满活力,在本乐章随处可见
  • 第二主题,柔美抒情,也经常在各处短暂出现。(将主题碎片化为音乐素材,各个素材交织)
  • 第三主题(配以钢琴铃铛般的伴奏),后半部是第二主题的变形
  • 第四主题,有明显的节奏,但节奏型是第一主题的变形

到发展部之后,出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的各种变形。中段出现的插部打破了沉静,具有极大地戏剧性,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交叉出现。随后提琴重复第一主题动机,钢琴进行半音行进(多个线条),仿佛挣扎过后筋疲力尽,只能维持喘息;随后是逐渐的复苏,并来到再现部。

除了第二主题,第一、三、四主题在再现部均有出现,相比呈示部稍显简略。随后将第三主题的后半部变形,来到第一次高潮。伴随着提琴继续以第一主题动机行进的间隙,钢琴的双手琶音制造出浪潮般的效果,一次比一次猛烈,将全曲推向了更猛烈的第二次高潮。

理查还为全曲添加了一个尾声,这时气氛沉静下来,抒情柔美的第二主题出现,仿佛是对之前内容的回忆。随后钢琴的独奏呈现出第一主题,铿锵有力,形成辉煌的结尾。

纵观整个乐章,内容丰富而浑然一体,体现了作曲家将不同音乐素材紧密又自然结合的高超作曲技法;在音乐性上,情感变化多端,乐观、抒情、忧郁、挣扎全都涵盖,充满了戏剧性。乐器的安排上,小提琴部分极大地发挥了其特性,钢琴部分则更像是一个管弦乐团,对两位演奏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三乐章

在第一乐章之外,还有之后两个乐章。第二乐章标题为“即兴曲”,小提琴和钢琴以三种不同性格的主题进行对话,感人至深。每个主题的发展具有一定即兴性,这也是标题的缘由。第三乐章为“终曲”。首先以一个阴郁的引子开始,随后却再次以第一乐章主题的动机将阴霾一扫而空,充满无穷活力。小提琴和钢琴在这个乐章中都进行了炫丽地展技,最后以一个极为辉煌的尾声结束。

小结

尽管这首作品并不是室内乐中的核心曲目,但仍然以丰富的内容、跌宕起伏的情节、炫丽的技巧,获得过众多小提琴家的青睐。与理查·施特劳斯成熟期厚重繁复的风格不同,这首清新明丽的作品,正展现了作曲家青年时代的风采。

Misc

参考录音

Timeline

  • 00:00:21 理查·施特劳斯 简介
  • 00:03:39 第一乐章简析 - 呈示部
  • 00:12:19 第一乐章简析 - 发展部
  • 00:18:12 第一乐章简析 - 再现部
  • 00:21:28 第一乐章总结
  • 00:22:04 第二三乐章简析
  • 00:23:17 Mov. I - Allegro, ma non troppo
  • 00:35:34 Mov. II - Improvisation: Andante cantabile
  • 00:44:36 Mov. II - Finale: Andante - Allegro

下载链接

featured-image

15 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About

本期由 李鹤 为大家介绍 Zoltan Kodaly 所作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Zoltan Kodaly

  • 柯达伊·佐尔坦(匈牙利语:Kodály Zoltán,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生于匈牙利的的—个平静的小城-凯奇凯梅特(Kecskemét),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语言学家、音乐教育家与哲学家。
  • 童年时期,他在—个叫加兰塔的地方生活了七年,那里有着丰富、纯正的匈牙利民歌。儿时对于民间音乐的深入了解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奠定了深厚的音乐素材及基础,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音乐灵感源泉。
  • 他一生致力于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大力推动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发展,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匈牙利音乐受到世界的瞩目,最终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 无伴大提琴奏鸣曲op.8创作于1915年。这首作品的音乐素材来自匈牙利民间歌曲和民间舞蹈,同时作曲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模仿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一种匈牙利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极为成功的表现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绚丽、华彩的音乐特点,在诸多大提琴曲中显得卓尔不群。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斯塔克

  • 1948年,当时年仅24岁的大提琴家亚诺什.斯塔克,凭借演绎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为大提琴所作的这首独奏奏鸣曲,技惊四座。
  • 这首作品于1915年完成,问世之后,一直都是大提琴家的“噩梦之作”,在这首长达半小时的的作品中,几乎包含了大提琴演奏的所有高难度演奏技术。甚至为了体现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性,特别规定需要将C弦和G弦降低半度定弦,使原本就艰深的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CG弦降低半度这一创举,直到十年之后才在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的《抒情组曲》中见到。
  • 在公演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愿意演或者说敢于尝试和挑战,年轻的斯塔克的演绎将这首深邃的作品公之于众。

Sonata for solo cello, Op. 8 (1915)

第一乐章 Allegro Maestoso Ma Appasionato

  •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主部庄严热情,副部抒情。整体的音乐情绪为热情、庄严的快板,有着强烈的情绪。
  • 第一主题为b小调,由几个坚定有力的、如号角般的和弦开始,气势恢弘,充满激情。旋律虽是小调,但层层上推,很有气势,仿佛是在沉思和力图摆脱厄运。第二主题节奏放慢,旋律也变得舒缓、优美。

第二乐章 Adagio Con Gran Espressione

  • 第二乐章的整体音乐情绪为自由优美的慢板,复三部曲式结构。旋律优美,音乐线条更为宽广大气,主题为表现匈牙利的壮美山河,音乐极具画面感。

第三乐章 Allegro Molto Vivace

  •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乐章包括六个乐段。
    • 第一乐段以活泼生动的具有鲜明舞蹈性的节奏开始,用跳弓奏出生气勃勃的舞蹈主题。
    • 第二乐段用拨弦引出加重音的旋律,是极为优美的、具有鲜明东方五声调式的旋律。
    • 第三乐段转变为深沉庄重、大气磅礴,旋律富有魔幻色彩。
    • 第四乐段整体音乐情绪开始变得紧张、尖锐,甚至类似于噪音的感觉,且出现了现代性的演奏技术要求。
    • 第五乐段几乎所有小节都是双音或和弦,更为气势磅礴。
    • 第六乐段是整部作品的尾声乐段,拨弦和弓奏交替,全曲进入了最高潮的部分。  

Misc

Starker plays Kodaly op.8 III

TimeLine

  • 0:00.000 引子
  • 0:31.116 介绍柯达伊与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I
  • 1:48.051 Janos Starker - Cello Sonata, Op. 8 - 1. Allegro Maestoso Ma Appasionato
  • 10:28.890 介绍斯塔克与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II
  • 11:48.292 Janos Starker - Cello Sonata, Op. 8 - 2. Adagio Con Gran Espressione
  • 23:21.166 介绍柯达伊与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III
  • 24:45.633 Janos Starker - Cello Sonata, Op. 8 - 3. Allegro Molto Vivace
  • 35:32.176 尾声

下载链接

featured-image

6 Faure I

About

  • 本期嘉宾 张子筠

Faure

弗雷,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和钢琴家,生于1845年。他师从圣桑,影响了拉威尔和德彪西,是法国这一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作曲家之一。

小提琴奏鸣曲

弗雷写过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分别是作品13号和108号。它们相隔年代很远,因此风格迥异。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早年的作品,首演于1877年,这一首演极为成功,最早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作曲家的声誉。

弗雷的第二小奏问世于1916至17年,与第一小奏相隔了近40年之久。作曲家已至暮年,风格也有所转变。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小奏中,作曲家抛弃了一些提琴上的华丽的装饰,整首曲子变得更加精简、凝练,而调性与色彩则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结构也更加复杂。

钢琴作品

弗雷更为人熟知的可能是他作为钢琴作曲家的身份。可以说,弗雷的钢琴音乐,比他的弦乐作品还要更加清澈、纯净,具有水晶一样的透明的质地。

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弗雷写作了大量钢琴音乐,其中尤其为人所喜爱的是他的夜曲和船歌。弗雷共创作有13首船歌和13首夜曲。它们有着极为舒展的旋律,气息十分绵长,意境比较悠远。

Misc

TimeLine

  • 0:00.000 弗雷第一小奏-第一乐章
  • 2:06.436 引入
  • 9:06.531 介绍 第一小奏
  • 9:39.401 弗雷第一小奏-第二乐章
  • 16:29.393 介绍 第二小奏
  • 18:13.196 弗雷第二小奏-第二乐章
  • 25:54.260 介绍 船歌 尾声
  • 26:41.191 弗雷G大调船歌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