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image

38 Shostakovich Piano Trio No.2

About

  • 主持人 陈子恒

作曲背景

这首作品作于 1944 年,是题献给肖斯塔科维奇的好友 Ivan Sollertinsky 的。在听闻到他博学而专注与音乐的好友死讯后,他仅用了四天就写下了这部三重奏的第一乐章,并于同年 11 月在列宁格勒首演。不同于他的交响曲作品,老肖将他的内心世界留给了室内乐,我们也可从这些作品中窥见一二。

结构分析

Mov. I

  • 主题一:六小节,卡农式重复的似幽灵般的旋律;大提使用泛音,飘于小提之上,钢琴则沉在最底部,形成一种反差的音响效果
  • 主题二:由钢琴在高音区引入,小提和大提以八分音分顿奏作为伴奏;随后不久引入了一个变形的分解和弦动机。这种气氛的打破,是由钢琴八分音符的变化提示的:原先是八分音符顿奏,现在变为了相邻两个音的上下交替,不断推动;在两段推动之后,是情绪的喷涌而出,分解和弦的动机在三件乐器上交替出现。
  • 主题三:承接上述的动荡不安之后,乐句终于落回了原本的 G 大调;这里的旋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低音区的八度上扬接下行音阶,其二是高音区两个八度大跳的动机。之后由提琴的拨弦引出一个较为神秘的片段:首先是钢琴奏出主题二的变形部分,伴随着强有力的四分音符的强调,忧郁的主题二重新出现,并与随后明亮的主题三形成鲜明的对比。

Mov. II

  • 第二乐章仿佛是一个极快的、疯狂的舞蹈,调性定在了遥远的 #F 大调上,并且老肖在乐谱上指定速度为每分钟 132 个小节。
  • 第二乐章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由小提的旋律开始的;随后乐句变得逐渐疯狂起来,并且由钢琴引入了一个和声转变的模式。
    • 第二部分可以视作是从主题的第二次进入开始的:小提奏出移调后的主题,大提则重复先前和声转变下行的动机;第二句开始引入了一个新的材料,通过小节内部的渐强营造出一种“反重音”的效果;随后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大提正是使用了这一材料,与跳跃的小提形成对比。
    • 第三部分是一个插部,在一系列由琶音构成的和声转变之后,突然转入富有民族气息的歌唱性旋律;这个部分比较简短。
    • 第四部分是由钢琴第四次奏出主题旋律,相应地提琴由强力的拨弦提供重音的支撑;结尾段颇似钢五的第三乐章,“错误”的动机突然闯入又突然消失,留下“完全一致”的大齐奏。

Mov. III

第三乐章是降 b 小调,某种意义上它的体裁可以看成帕萨卡里亚:开头是钢琴沉重的和弦,无情地击碎了第二乐章残余的狂热。小提的旋律从第二句进入,仿佛是一首悲伤的挽歌;当这个旋律在大提上再次呈现时,小提奏出飘渺的的音符,仿佛是漂游在上空的幽灵;而这两个动机始终贯穿于整个乐章。最终本乐章在提琴的三度齐奏中走向第四乐章。

Mov. IV

  • 第四乐章从一个神秘的拨弦段落开始,在一惊一乍的突强之后,钢琴奏出了一个非常耳熟的旋律,这是一个犹太风格的旋律,也是第八弦乐四重奏中著名的段落(尽管 op.110 是十六年后写的)。
  • 在开头主题再次重复之后,乐曲转入五拍子,引入了一个富有民族气息的材料;但不久之后,五拍子的旋律时常被中途打断,夹杂着最开始 2/4 拍的动机。
  • 乐曲中段是大提重复犹太风格的主题,钢琴则反复一段三拍子的动机(这是一个极不规则的节奏对位!)。等到小提加入进来,乐曲转入厚重的部分,提琴密集地奏出大量和弦。这一部分之后是俄罗斯民族材料的再次出现。
  • 乐曲的后半部分,是从钢琴华丽的分解和弦开始的:在支离破碎的跑动上,提琴意外地奏出第一乐章的主题。在快到结尾的地方,钢琴砸下了第三乐章开头的和弦,伴随着四乐章开始的主题走向了尾声。

Misc

参考录音

Timeline

  • 00:00:00 乐章简介
  • 00:14:15 I. Andante
  • 00:22:35 II. Allegro con brio
  • 00:25:42 III. Largo
  • 00:31:33 IV. Allegretto

下载链接

featured-image

24 Dimitri SCHostakowitsch

About

  • 主持人 陈子恒

BACH 与 DSCH

  • 音乐史上曾经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巴赫曾把他自己的名字,藏在《赋格的艺术》中作为一个动机出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动机刚出现了一次(一个乐章),巴赫就写不动驾鹤西去了,着实令人引发无穷的想象。
  • B A C H (in German) - bB A C B (in English)
  •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却不是这个 BACH 动机,而是另一个更魔性的 DSCH 动机。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 (俄语: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前苏联时期俄国作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苏联,但同时也是当年少数名气能传至西方世界的作曲家,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

D S C H (in German) - D bE C B (in English)

第八号弦四

整体感受是一种阴冷的气息,虽然节奏上是稍轻快的三拍子,但是紧张的音程关系使得整个曲子的氛围谈不上轻松。乐曲中段是一提和二提交织在一起的对话,结尾处被第一主题打断。乐章结尾反复强调了一个新的动机(其实在中间出现过)
这个第八号弦乐四重奏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第四乐章开头就是所谓的“叩门动机”。
版本 Borodin Quartet

第二次谴责

二战结束后,肖斯塔科维奇获委约在一场庆祝苏联战胜德军的胜利音乐会中发表一首新的交响曲(即《第9号交响曲》),而他亦本来属意像其他作曲家般,将《第9号交响曲》写成和前两首交响曲一模大规模,兼且加入人声的作品,就连斯大林亦热切期待他能写出比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更宏大的作品,但最后出来的,却是一首近似海顿风格:编制小、演奏时间不长、气氛轻松愉快的作品。这明显和官方所希望的“大规模的胜利赞歌”相距甚远,结果种下遭苏共作第二次谴责的伏线。1946年,主张艺术作品要社会主义化的安德烈·日丹诺夫被斯大林任命为文化部长,便对各文化界进行大规模的整治。1948年2月,他的整顿延伸至音乐界。他藉穆拉德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作为借口,实际以形式主义的指控对当时多位举足轻重的作曲家进行批评。同年4月召开的苏联作曲家协会会议,最后变成批判大会。肖斯塔科维奇是其中一人,同时期被批判的还有普罗科菲耶夫、米亚斯科夫斯基、卡巴列夫斯基、舍巴林等,和第一次谴责的情况相同,肖斯塔科维奇绝大部分的作品被禁演;国家福利被收回;音乐学院的教职被中止。

第一号大协

  • 1959年,这部作品是献给大提琴家罗斯卓波维契,具有一种俄罗斯民族的黑色幽默。
  • 乐曲最终在定音鼓开始的尾声中以一个诙谐的滑音结束了。
    版本 Gautier Capuçon

中奏

  • 1975年7月完成,数周后老肖就与世长辞了。这部作品与贝多芬的14钢琴奏鸣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总体上是慢快慢的音乐结构。不过今天我们先听第二乐章,暂时没有太多涉及到《月光》的部分。
  • 这部作品是比较典型的老肖晚年的风格,不过也没有特别新颖的手法,出现了很多之前作品的动机。
    • 赌徒(后注:中奏与赌徒有非常多的重合片段,可以比较着理解)
    • 洗衣歌
  • 第二乐章是辛辣而讽刺的色彩基调,情绪变化比较大,该乐章在非常寂静的动机中戛然而止。
  • 版本 Julian Rachlin

轶事

K465 的第一乐章中出现了 DSCH ,也许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巧合。
版本 Alban Berg Quartett

Misc

Reference

BACH乐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SCH动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BC Radio 3 - Discovering Music, 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 1 (Op. 107)
Cello Concerto No. 1 (Shostakovich) - Wikipedia

TimeLine

  • 0:00.000 J.S. Bach - BWV 1080 - Art of the Fugue - Contrapunctus XIV
  • 1:38.470 引子
  • 3:29.196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110 - III. Allegretto - Borodin Quartet
  • 8:56.064 补充老肖创作大协的背景
  • 15:16.560 Shostakovich - Cello Concerto No. 1 in E-Flat Major, Op. 107 - I. Allegretto
  • 21:38.418 补充老肖创作中奏的背景
  • 26:05.049 Shostakovich - Viola Sonata, Op.147 - II. Allegretto
  • 33:54.521 结语
  • 35:26.827 Mozart - String Quartet K465 - I. Adagio Allegro

下载链接